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

HANGZHOU GAOSHI CAMERA MUSEUM

中国首家照相机博物馆,国内最早民办博物馆


公元1544年荷兰一张暗箱图看北宋

文章附图

微信图片_20190726093349.jpg

沈括[1031-1095年]“梦溪笔谈”的先见之明-摘自高继生著作“古董相机收藏与鉴赏”

荷兰数学家夫利秀斯[Priains] 在1544年画的这张暗箱图是闻名全世界, 是传世之作, 进入21世纪人们仍把它作为世界摄影史的奠基石,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, 早在五百年前的北宋财相. 科学家沈括早己悟出“窗隙成倒像”的原理,并已在当年的“梦溪笔谈”一书里白纸黑字明确阐明了自已的看法和观点,沈括墓址就在杭州余杭安溪乡下溪湾村太平坞,沈括58岁辞官返乡,每天看到余杭东迢溪溪水静静的流淌着,梦溪笔谈的文稿在一叠叠增加,这其中的一篇就是卷三辨证一:“……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, 或中间为窗隙所束, 则影与鸢遂相违, 鸢西则影东, 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, 中间为窗隙所束, 亦皆倒垂….. 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。”看了沈括一千年前的这段辫证文章到像是沈括为500年之后荷兰数学家夫利秀斯暗箱图所作的文字说明, 或许可以说,16世纪荷兰数学家夫利秀斯看到了沈活500年前的名著“梦溪笔谈” 才触发了画暗箱图介的灵感。北宋沈括对数学,天文,医学,音乐,美术,光学等方面造诣很深,在“梦溪笔谈”一书中有专著,而夫利秀斯是医生兼数学家,两人职业和喜好有些相像,至少是夫利秀斯的职业是医生兼数学家,而沈括是医学家,数学家,至于夫利秀斯是否真读了沈括的“梦溪笔谈” 才画的暗箱图,那是件千年奇案了,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,可能才会有所收获。但事关世界摄影史的起源,事关世界第一暗箱图介,事关………。这千年奇案也应该有个了断, 还原历史的真实性,至少我们中国人应该明白, 暗箱图原理原来是我们中国人在北宋时就发现的事。沈括当时就有了专著, 有关窗隙成倒像的原理介说得明明白白, 辩证得清清楚楚, 遗憾的是没有得到传承和发展, 才使500年后的荷兰数学家夫利秀斯画出了暗箱图介, 成就了世界摄影史上这弥作珍贵的传世之作-暗箱图介。沈括虽然在辨证一文中没有注明“暗箱” 两字,但字里行间是指一房间内南面墙上有木板窗,窗上有一隙孔,光和景经窗隙孔再射到北面墙上,景物就倒悬了,前堤是室内较暗。这种说明是不是夫利秀斯的图介呢?

 事实是早在公元前370年“墨经” 上己述及针孔成像原理,只是没有沈括书中那样明示,那样反复举例来证实这一点-隙孔能成倒像。也就是暗箱原理。遗憾的是沈括早己白纸黑字的专著, 到今天还没有引起我国摄影史论专家学者的关注, 还认为是夫利秀斯的首创,撰写此稿的目的正是希望在摄影史前史上有关暗箱图介能正本清源,还事实一个本来面貌。

微信图片_20190726093346.jpg

国画大师陆俨少题字:沈括墓址

微信图片_20190726094302.jpg


康复后的高馆长与小朋友谈论小孔成像原理。

微信图片_20190724135732.jpg



青年时报记者、大关消防中队吴分队长,米市文化站史站长一行,探望高老馆长。

微信图片_20190724135727.jpg微信图片_20190724135723.jpg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博物馆,All rights reserved.